科技强国,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_第35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5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??不叹息。

    ??也有人眼中泛着泪光。

    ??没想到竟然有人为他们也写了首诗。

    ??尤其是唐朝之前的农人,一下子就记住了这首朗朗上口的诗,自己劳作的景象一下子就浮上了心头。

    ??谁不想在盛夏的正午好好休息休息呢?

    ??甚至他们还知道有人在烈日下劳累过度一下子就倒下了,从此再也没起来过。

    ??但是,他们依然还是要去。

    ??不去的话,一家人的口粮从哪里来?

    ??这首诗写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每一颗粮食都是被他们的汗水浇灌出来的,都来得很辛苦。

    ??写在了他们的心上。

    ??【我们上一期讲士农工商。农,仅仅排在士的后面,看上去似乎地位很高很受重视的样子,但实际上古代的农民,除非是大地主阶级,其他的都活得很辛苦。除了土地兼并、赋税过重这些原因之外,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在没有专业科学指导的情况下,农田的产出实在是太低太低了!!

    ??【当然了,浸长几千年的岁月,亩产也并不是一直停留在一百来斤,据史学家们根据各种史料记载和推测,到了明朝的巅峰时期,粮食的亩产量可以达到四百多斤。】

    ??【那,我们先来聊一下,从一百斤到四百斤的初期阶段,我们聪明的老祖宗们做对了什么。】

    ??【第一,古代的发明家,发明和改良了很多农具,改进了耕种的效率。】

    ??天幕上出现了轮流变化的农具模样。

    ??先是简易的石器,再是青铜制成的农具,然后是铁器,最后开始出现了木头和铁一起制成的大型农具。

    ??泗水亭的刘邦一下子就坐直了身子。

    ??汉武帝时期的孙小羊睁大了眼睛。

    ??裴矩和李玮聚精会神。

    ??而在各朝各代的宫室之中,负责记录的内侍和宫人还有笔吏,都握紧了自己手中的笔。

    ??第29章 亩产千斤的秘密(二)

    ??可惜,画面变幻得太快,还不等天下人看清楚,就已经划过去了。

    ??刘邦继续躺了下来。

    ??萧何问他:怎么?对农桑之事开始感兴趣了?

    ??刘邦叹口气:“我在外行走之时,见过太多人间惨状,农人苦啊。若是亩产真的能增加,绝对是造福万民的大功德!”

    ??萧何也叹口气。

    ??然后又觉得自己没看错人,刘季这人有的时候虽然混不吝,但他心中却装有大丘壑,以后肯定大有作为!

    ??汉武朝的孙小羊却失望不已。

    ??他什么也没能记下来。

    ??他哥哥孙大牛安慰他:“别难过,仙人的法子哪能让你就那么简单的学会?哎,你也别想太多,大不了就还像现在这样种田,日子总能过得下去。”

    ??孙小羊张嘴想要反驳大哥,但却又不知道要说什么好。

    ??难道真的是自己被后世之人显示出来的景象所诱惑了,生出了不该有的贪婪吗?

    ??就应该认命,辛勤的耕作着家里这八十亩地,不得歇息,产出那么一点点粮食,甚至偶尔还要饿着肚子?

    ??孙小羊陷入到了迷茫之中。

    ??【“子曰: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。”,这句话蕴含着朴素的真理。】

    ??【在原始社会的时候,人们用石头制造工具,因此也被称之为石器时代;而到了夏商周时期,已经出现用青铜制造的农具,比如未耜。耒耜的模样有点像是青铜铲,而未字应该就是从它的形态演变而来。这是古代旱期最重要也最基础的耕地工具。当然了,青铜昂贵,那时候大部分的工具应该还只是石头以及贝壳来制造的。】

    ??天幕上出现了一些简陋的用石头制成的石器,完全想象不出原始社会的人用这样的工具如何能开荒种地。

    ??一定艰辛非常。

    ??然后是青铜器,上面还有着斑斑的锈迹。

    ??耒耜的确长得和“耒”字非常像。

    ??农人们看了咖责称奇:原来耒字是这样写,我也学会一个字了,嘿嘿。

    ??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的农具,包括铁制的v字型铁犁头、铁插等等。铁制农具的出现让农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。这些东西也一直延续到了秦

    ??朝和汉朝。】

    ??扶苏着向展示出来的铁制农具,有些惊讶:大秦的确是用这些农具。

    ??他也是去视察过农桑的人,对农具并不陌生。

    ??后世连大秦用什么农具都知道,真是神奇。像他就不知原来在更古老的朝代,人们还是用石头来做农具。

    ??石头并不锋利,用起来肯定很不顺手。

    ??但赢政却对石器有印象。

    ??在他的小时候,六国贵族的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