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家锦鲤太子妃_第1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0节 (第2/2页)

会出人命。”
  一两年后,若是不出人命,秦氏来找,婆子只用说是那人发现了诅咒找人破解了便糊弄过去了。
  秦氏拿着锦囊,千恩万谢地走了。
  她悄悄地去了福妞家屋后根,把那锦囊埋了进去。
  秦氏挖坑的地方,正是福妞那屋子,福妞本身在屋子里做簪子呢,只听到有窸窸窣窣的声音,她听了一会,出来一瞧,什么也没有。
  倒是屋后根的树上掉下来一只烂了的鸟窝,滚到了墙根处。
  福妞捡起来鸟窝,想扔了,怕遭虫子,可却瞧见了屋后根处有泥土松动的痕迹,她拿东西扒拉了几下,发现竟然是一只锦囊。
  这就奇怪了,谁会把锦囊埋在这里呢?
  福妞想到了想,往前走了一段路,把锦囊挂在了路口的树枝上,想着若是谁丢的,回头来找的话,这样便可以找到了。
  秋风一阵一阵的,福妞才走没多久,王翠翠就来了。
  她近来总是想来福妞家附近瞧瞧,想看看福妞在干什么,有没有倒霉。
  可今儿还没走到福妞家门口,王翠翠就瞧见了树枝上竟然挂着一只漂亮的锦囊!
  她喜欢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,但她娘舍不得给她银钱做,因此见了之后,立即取下来揣到怀里,简直爱不释手!
  想到娘是个偏心的人,王翠翠决定不让她娘知道,她捡了个漂亮锦囊的事儿。
  一眨眼,进入到十月底,天气一下子转凉了。
  这样以来,去镇上就成了比较困难的事情。
  秋风秋雨多,光靠走路过去实在是不现实,王有正也心疼妻女,便不让她们再去镇上贩卖簪子。
  卫氏与福妞堆积了不少做好的簪子,打算半个月去一趟镇上,但却不让福妞去了,他们二人去便是了。
  两口子去镇上卖簪子的时候,便让福妞去田家待上半日。
  这一天,福妞在田家帮着余氏剥豌豆,正剥着呢,忽然外头哗啦啦地下起了大雨,福妞一下子站了起来:“好大的雨!”
  余氏也发愁:“也不知道你爹娘如今是还在镇上还是回来了,这雨这么大,就是撑着伞也会淋湿啊。”
  果然,等王有正跟卫氏回来之后,浑身湿透,两人不住地打喷嚏。
  余氏把热姜汤递上去,福妞心疼得眼泪都要掉了。
  “爹,娘,你们辛苦了……”
  她用手背擦擦泪,心里头实在是难受。
  卫氏赶紧摸摸她脑袋:“不过是淋雨罢了,满村里,谁没有淋过雨呢?福妞,咱在你田伯伯家休息一会,便要回家了。”
  没一会,雨也小了,三人回到自己家,天也黑了。
  今儿簪子卖的不多,王有正割了肉回来,晚上卫氏做了一道红烧肉,软嫩可口,舌尖轻轻一碰就化了似的,这红烧肉实在是绝佳,福妞都忍不住吃了一大碗饭。
  如今他们家依靠着卖簪子,种地,收成不错,家里头时不时都可以吃得上肉。
  但这离福妞想要的日子还差得远,她想要有一辆牛车,可以让她爹加盖个顶棚,那么下雨的时候也不至于淋湿了。
  福妞琢磨着,还有没有比卖簪子更能挣钱的事儿呢?
  她撑着小脑袋想了半宿,最终困得睡着了,也没想得出来。
  第二日一大早,下了一整夜的雨让整个世界都湿哒哒的,王有正拿着东西要去抓鱼。
  “趁着下雨,鱼多,我去多抓几只给你们娘儿俩吃。”
  卫氏在洗衣裳,叮嘱道:“千万当心。”
  福妞立即跟上去:“爹,我也要去!”
  王有正笑着挥手:“好,你去帮爹捡鱼。”
  河边此时已经有不少人,大伙儿都是怀着一样的心思,想抓鱼,想改善日子,吃吃荤。
  可这河里水涨得特别高,水流湍急,倒是有鱼,但非常地难抓。
  崔大山见着王有正来了,心里原本平和的情绪一下子燃烧了起来。
  他可是清清楚楚地记得,前不久田明康跟人说起来王有正打下来的那头鹿,足足卖了好几十两银子,王有正就是靠着那头鹿才起了新房子的。
  为什么他崔大山打不到那样的好货色?
  王有正凭什么?
  他心里愤恨,嘴上却笑着:“由正,你也来抓鱼?快,你看看哪里的鱼好抓?”
  王有正记得卫氏的叮嘱看看这河,说道:“这水太急了,只怕都不好抓呀。若是抓不到,只能就这样回去了。”
  福妞惦记着贝壳,她想要一点河蚌回去敲碎了做簪子的,便甜甜地拉拉她爹的衣袖:“爹,那咱们可以先捡一点河蚌吗?”
  这河滩上是没有河蚌的,但河底里有,河蚌的肉根本嚼不动,一般没人抓河蚌。
  王有正心疼闺女,闺女要啥他给啥,立即撸起袖子要捞河蚌。
  第13章
  河蚌很好捞,王有正不过一会儿,便给福妞捞到了许多又大又漂亮的河蚌,福妞高兴地捡起来。
  崔大山忍不住在心里翻白眼,这河蚌有什么用?小孩子家家的不懂事,王有正竟也跟着犯蠢!
  原本想着盯上王有正跟福妞,定然可以捞起鱼来,可没想到到,王有正跟福妞并未继续待下去,父女俩拿着河蚌就走了。
  其实也不难理解,福妞一家近来日子好,不是从前那种一年都不见荤腥的状态,因此并不是多么地馋鱼。
  那河水湍急,谁敢为了一口吃的冒险呢?
  崔大山眼神低沉莫测,想到王有正的那把好刀,心里始终如同堵着根鱼刺一般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